如果您買的什么理財產(chǎn)品收益能到4%、5%,這就相當不錯;如果什么理財產(chǎn)品號稱收益百分之十幾,這就要十分警惕;而如果某個產(chǎn)品說它的收益能達到1000%,也就是10倍,那大家都會直接拿它當騙子。但實際上,這樣的交易其實并不是什么新鮮事。這個“騙子產(chǎn)品”,就是球鞋。一雙官方售價一千多的球鞋,放到網(wǎng)上輕輕松松就能賣到一萬多,超高的利潤,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
近日,江蘇鎮(zhèn)江警方破獲的一起涉案金額高達600萬元的“炒鞋”詐騙案就讓我們看到,只要我們把“鞋”這個名詞換一下,比如換成“貸款”去類比理解,就會發(fā)現(xiàn)“炒鞋”的過程居然和一些金融詐騙案件高度類似,居然也存在“龐氏騙局”“擊鼓傳花”甚至“爆雷”的情況。一雙球鞋的背后究竟有多少陷阱?
100多萬的鞋款卻沒有收到鞋
其實是靠“期鞋”圈錢
秦先生在江蘇南京經(jīng)營一家洗鞋店,因為自己愛好球鞋,此前他做球鞋買賣的生意。今年二、三月份,有客戶在“閑魚”上聯(lián)系他買球鞋:
秦先生:“就說想買我的東西,他就加了我的微信,再直接給我轉(zhuǎn)賬買東西。一個陌生人加了你微信給你還價的方式就是,比如說我這東西賣1萬,他直接給我轉(zhuǎn)9000。而且他一下轉(zhuǎn)了好幾個,他還價的方式就是直接轉(zhuǎn)賬。而且當時(鞋)上了1萬,因為他出的價格,我覺得比較低,然后退給他了,當時我們就認識了。”
這名姓殷的男子經(jīng)常在自己朋友圈曬購買的奢侈品、豪車,甚至一次性從某球鞋交易平臺上花100萬拍了十雙鞋,據(jù)秦先生說,殷某就此在炒鞋圈有了一定名氣。
秦先生:他一開始找我拿貨的,我這邊也拿了幾十萬的貨了,七八十萬的貨。
記者:結貨款是很準時的那種嗎?
秦先生:一開始拿現(xiàn)貨就是我給他發(fā)貨,他先給我打,一次打了20萬,一次打了50萬,就確實是真給錢了。然后見了一面,他坐的是勞斯萊斯,穿著什么都還是比較有錢的。
建立初步信任后,秦先生也開始跟殷某訂鞋。
秦先生:“現(xiàn)貨都比較準時,我之前拿的現(xiàn)貨,現(xiàn)貨是有的,肯定沒問題,期貨出問題了,他4月份拿的,7月份就發(fā)不出貨。”
100多萬的鞋款,沒有收到鞋,跟秦先生有同樣遭遇的人,還有四十多位。今年8月份,陸續(xù)有人前往江蘇鎮(zhèn)江丹徒區(qū)公安局城區(qū)派出所報案。派出所民警魏彪介紹:殷某基本靠“期鞋”圈錢。
民警魏彪:“他們發(fā)賣的鞋子都是一些阿迪、耐克、AJ的限量款鞋子,本來貨源就比較緊張,當時很多人想買,這些人就說他們在國外有貨源,運到中國報關之類的要等2到3個月,最先是這種概念,后來他們以這個名義在網(wǎng)上發(fā)布這些清單,說自己搞到貨源。”
球鞋脫離“穿”的功能
更像金融產(chǎn)品或者“賭博”
秦先生說,到這樣一個階段,球鞋實際就脫離了“穿”的功能,更像是一個金融產(chǎn)品或者一場“賭博”。
秦先生:“期貨有這樣玩的,一個月,鞋的市場價3000,一個月到貨2500。其實過了一個月之后,可能市場價真的2500,因為這鞋子可能2500都不到2000都有可能,別人就是空放。這個鞋3000,放一個月5000,商家不可能發(fā)出來的,他放了一百雙就貼20萬。”
記者:他是賭這個鞋子。買家3000給你買的,你三個月發(fā)貨的時候鞋子已經(jīng)變成5000,其實你是賠了2000塊錢的。
秦先生:對!
派出所民警魏彪說,實際上犯罪嫌疑人殷某甚至連穩(wěn)定的貨源都沒有:
民警魏彪:“其實殷某沒有穩(wěn)定的貨源,他接到這單,他也是在網(wǎng)上去搜這些鞋子。有些時候他為了維持自己的信譽,因為他手上有錢了,有別的客戶錢,他有些都是高價收的鞋子來賠給客戶。”
打造富豪人設、高價賠付,相信殷某的下家越來越多:
民警魏彪:“有些下家在殷某這邊訂了鞋子之后,把殷某的清單發(fā)到他自己的一個圈子里面,自己的一些下線也找他訂鞋,把錢打給他打,讓他把錢打給殷某,他從中也是賺錢。因為它發(fā)給他下家的價錢,肯定是比殷某的要高一點。人家只要是有訂單,不管多少殷某都接,其實他沒有穩(wěn)定貨源。”
雪球越滾越大,今年7月,約600萬元的訂單發(fā)不出貨,不少受害人到鎮(zhèn)江找殷某,但殷某拒不見面。
炒鞋“爆雷”的案子,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類似炒鞋“爆雷”的案子,今年已經(jīng)發(fā)生過多起。秦先生說,從最開始自己喜歡玩鞋到如今,球鞋市場已經(jīng)有些瘋狂:
秦先生:“很多人玩,一開始就是正常的為了穿。為什么搞期貨?因為鞋子確實挺貴的,我們不喜歡,但是能拿到比較便宜的價格,然后賣掉?,F(xiàn)在就不是這樣的,現(xiàn)在我想通過鞋賺錢,但是說實話,這個風險比較大,鞋子它波動太大了。我認識好多人,手上存貨百八十萬的存貨,每個月固定虧五到八萬,它虧損主要是鞋掉價,你賣不出價格。”
一雙千元球鞋,不具備稀缺性又非紀念款,被炒到幾倍的價格,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事。
秦先生:“低于市場價太多的就不要碰了,因為對于市場價的鞋球鞋販子自己會拿的,不會給別人的。他們就是感覺期貨價格特別低,他們就買期貨,其實鞋基本上就沒有的,要么就是別人提前知道貨量或者鞋很丑,可能會跌。”
在層級銷售的體系中,中下層的賣家于是就成為這場“擊鼓傳花”游戲中的接盤者。派出所民警魏彪提示:特別是年輕人,不要輕信一夜暴富的餡餅。
民警魏彪:“這些鞋子他們基本上也沒人穿的,不會買這么多,他們鞋子還是在他們這個圈子以內(nèi),也賣不到別人,圈子內(nèi)不停地流通,就是擊鼓傳花一樣的。這個誰接到最后一手,肯定是有人要付出,要受損的。這就是一種金融游戲。炒鞋圈基本上都是95后00后,就覺得來錢快、來錢輕松,動動手指頭就能賺錢了。但是我們要提醒的就是這些青年朋友,鞋子它有它實際的價值,熱度一過,這個東西都是有損害的,還會引發(fā)各種犯罪行為。”
1636年,荷蘭郁金香價格漲幅達到駭人聽聞的5900%。次年,郁金香價格暴跌直接引發(fā)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機。所以,不管是炒鞋還是炒郁金香,亦或是炒幣、炒盲盒,具體炒的這樣東西是什么并不重要,它只是個形式,我們必須看到的是這種形式背后的金融陷阱。
“炒鞋”行業(yè)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融詐騙、非法傳銷等涉眾型經(jīng)濟金融違法問題值得警惕。而比起炒名義上的金融產(chǎn)品,炒鞋、炒盲盒披著所謂趣味性和興趣愛好的外衣,更容易吸引不具備金融知識的年輕人甚至未成年人,危害程度更大。當年輕人無法分辨其中的陷阱時,監(jiān)管部門不能只認為這是一雙鞋而忽視了它的金融本質(zhì),必須把炒鞋熱潮中的金融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