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點半,北京互聯網法院張雯院長敲響了法槌,公開開庭審理北京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后受理的第一起案件——“抖音短視頻”訴“伙拍小視頻”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與以往庭審不同的是,原被告雙方均通過網絡遠程視頻參與庭審,庭上通過投影技術播放相關證據。
抖音起訴侵權索賠百萬
北京互聯網法院成立后受理的第一起案件,來頭不小,“抖音短視頻”訴“伙拍小視頻”。其背后分別是兩大互聯網巨頭今日頭條與百度。
據原告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訴稱,抖音短視頻平臺上發(fā)布的“5·12,我想對你說”短視頻,由涉案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黑臉V”獨立創(chuàng)作完成,應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原告對于涉案短視頻享有獨家排他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等權利。被告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被告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原告許可,擅自將涉案短視頻在其擁有并運營的伙拍小視頻上傳播并提供下載服務。
原告認為,二被告未經許可擅自傳播的行為給原告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故起訴請求法院判令二被告在百度網站首頁及伙拍小視頻客戶端首頁顯著位置連續(xù)24小時刊登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0萬元、合理支出5萬元并承擔訴訟費用。
涉案短視頻被指非作品
二被告辯稱,涉案短視頻不具有獨創(chuàng)性,不構成著作權法上的“作品”,不屬于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原告無法證明其為涉案短視頻的作者或權利人,無權就涉案短視頻提起訴訟。
被告代理人表示,伙拍小視頻提供的是信息存儲空間服務,涉案短視頻系該平臺注冊用戶上傳,二被告不對用戶上傳的內容進行任何編輯、整理和修改,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理由應當知道注冊用戶的上傳行為,二被告已經盡到合理注意義務。此外,原告在訴前未按照《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14條的規(guī)定向被告進行有效投訴,原告主張的損失賠償缺乏事實基礎和法律依據,故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全部訴請。
庭審中,合議庭結合當事人訴辯意見,對涉案短視頻是否構成作品、當事人主體身份是否適格、被控侵權行為情節(jié)與性質、被告主張的免責事由是否成立等問題進行了調查,雙方當事人針對案件爭議焦點進行充分辯論。此案未當庭宣判。
當事人足不出戶打官司
北京互聯網法院于今年9月9日正式掛牌運行,此案為北京互聯網法院成立后受理的首案。此次開庭采用在線審理模式,雙方當事人無需親自來到法院,而是通過遠程登錄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臺的方式參加訴訟。
北京晨報記者看到,法庭一側是一塊完整的玻璃幕墻,庭審開始后,審判席、原被告的畫面等庭審影像會投射到霧化后的玻璃幕墻上,同時還有聽筒傳音。法庭外的旁聽人員可以通過玻璃屏幕對庭審情況一目了然,并進行旁聽。審判席就設在大屏幕的對面,主審法官端坐正中,左右各是一名審判員。
庭審全程采用語音自動識別系統進行記錄,法庭內未設有書記員席。整個庭審過程順暢有序,信號傳輸流暢。涉案視頻的播放、庭審筆錄的自動生成以及遠端的庭審筆錄電子簽名等技術,有效節(jié)約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提升了庭審效率。
截至發(fā)稿時,社會公眾通過登錄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臺、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中國庭審公開網旁聽人次達1.6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