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正用鑿子打孔。
文圖本報記者趙卓
從7月初開始,凡經(jīng)過10路公交車凈水廠車站的市民都會看到,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正在烈日下修著一條通往居民區(qū)的小路。兩個多月,這條原本是被居民踩出來的土路,變成了一個有十級臺階的小路,從切割石頭、畫圖紙、尋找石條、抹水泥和沙子……這些都出自76歲的王秉章老人一人之手。如今,讓周圍2000多位居民受益的小路還在后期完善中,它也將被命名為“愛心路”。
76歲老人一人堅持兩月多修路
遲先生每天早5:30在10路凈水廠站等班車時,都會看到一位老人獨自在那里修路,老人從盛夏開始修到秋天,一條小土路變成了水泥和混凝土澆筑的路。近日傍晚5時,記者來到現(xiàn)場,遠遠就能看到老人正用鑿子在地面上打孔。老人頭發(fā)花白,腰有些彎了,說話也不如年輕人一般清晰。聽說是采訪,老人趕忙表示不求表揚,只是做點事讓居民受益,而且,這條路修到現(xiàn)在,附近的居民也出了不少力。
老人叫王秉章,76歲。王老修的這條路可以將西南路與西南路東側的居民區(qū)連起來。“因為穿過土路可以直達小區(qū),便成了居民回家必經(jīng)之路。”王老說,這在土路上方用混凝土澆筑了石子路,下方制作了十級臺階。
六七年前,為方便出行,王老曾專門用大石頭壘成了臺階。后來,臺階的石頭丟的丟,掉的掉,不成樣子了。今年七月前后,看到西南路修路,他便跟工人要了一點剩下的水泥和沙子,小土路就這樣干起來了。“從炎熱的夏天一直堅持干到現(xiàn)在,他也沒想到,每天在這里施工的時間都超過10個小時。”王老說,盡管家人怕他累壞了一直反對,但他高興。
一塊大石頭老人就切了近一個月
王老退休前是做維修高壓電工作的,修路對他來說,很多細節(jié)都是邊學邊做。別看這條小路只有十級臺階,但修路的哪一項工程都不能少。這條小路最初工程就是要將一塊80多厘米高,寬近一米的大石頭降低,為此,他用了近一個月。石頭切割完后,他又開始畫圖紙,臺階不能太高和太矮。然后,他又到附近的工地或山上,尋找臺階用的石條。“一根石條足有百余斤重,10根石條我都是用手推車一根一根給運回來的。”石條找齊了,又需要水泥和沙子。在這期間,他還在小路附近貼上了需要水泥和沙子的求助信。“大部分的水泥和沙子都是居民送來的,不夠的我就花錢去買。”
王老根據(jù)居民的建議也不斷對小路進行改進,像臺階兩側的扶手,就是擔心有安全隱患才安的。王老說,雖然小路已經(jīng)成形了,但后續(xù)還有不少收尾工作,估計還得一個月才能全部完工。
小路將被命名為“愛心路”
采訪中,南沙街道臺擴社區(qū)的書記郭海燕告訴記者,王秉章老人退前就曾被評為勞動模范,老人退休后,給社區(qū)做很多好事,如今,周圍居民家中有下水道不通、水管壞了等,都是老人給義務維修的。所以,王秉章老人堅持兩個多月去修路,她并不感到意外。
郭書記說,老人自己一個人把這條路修出來,非常不容易,也感動了很多社區(qū)居民。這條路,會讓周圍2000多位居民受益,等路修好后,社區(qū)將會舉行個剪彩儀式,給這條路命名為“愛心路”。“我們正在申請社區(qū)黨組織服務群眾經(jīng)費,給這條小路再申請兩盞太陽能路燈,到時候,這條小路就徹底亮起來了。”
郭書記表示,下一步,社區(qū)也會組織愛心居民,定期給小路進行維修和養(yǎng)護,讓這條“愛心路”長久服務于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