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實驗中學畢業(yè)生孫鼎銘騎行1476.4公里,抵達國防科大報到。圖/網(wǎng)絡視頻截圖
近日,一則“男生騎行1476.4公里,抵達國防科大報到”話題沖上熱搜。
據(jù)人民網(wǎng)報道,山東省實驗中學畢業(yè)生孫鼎銘今年被國防科技大學錄取。自7月20日開始,他就從濟南騎行出發(fā),經(jīng)過山東、河南、湖北和湖南4省,共計1476.4公里,抵達國防科技大學報到,被稱為“千里走單騎”。
(資料圖)
橫跨4個省,騎行1476.4公里,在大學新生“報到季”到來之際,孫鼎銘同學以這番不走尋常路的“特種兵”報到方式,開啟了自己的大學生涯。于他而言,這次騎行經(jīng)歷賦予了自己的青春某種紀念意義;于公眾來說,也看到了新一代大學生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
不過,對大學新生而言,有想法,勇于實踐固然是好事,但若具體到選擇何種方式入學報到的問題上,恐怕還需根據(jù)路線遠近及個人身體素質(zhì)等多方面因素,選擇更安全更適合的出行工具,不宜盲目效仿這種“特種兵式”千里騎行。
“提前給自己安排了一個軍訓”“干了我想干卻沒干成的事”“現(xiàn)在的學生都太有想法和目標了,超級棒”……從網(wǎng)友的對此事的反應看,一邊是稱贊之聲不絕如縷,一邊是羨慕之情溢于言表,似有躍躍欲試,“我也行”的小沖動。
對于準大學生們而言,由中學升入大學,意味著人生新一段旅程的開啟。如果以高考為界,對每位考生來說,高考之前是耕耘階段,高考之后則是收獲的季節(jié)??忌闲膬x的大學,當然是收獲的最寶貴果實,這其中,若能多些“小插曲”,多點儀式感的帶入,或許就能錦上添花,于喜慶之外,多了層“成長”的故事。
于是我們看到,有的家庭給孩子辦升學宴,邀親朋好友一起慶祝;不少學校在錄取通知書上下功夫,力求既有特色又別出心裁……這些都讓準大學生們的入學之路有更多可堪回首的美好記憶。
而準大學生們也越來越喜歡“自賦意義”,比如,自己去上大學,不讓父母送。孫鼎銘的特別之處在于,他不僅不讓家人送,還舍棄了火車、飛機等更便捷的交通方式,千里迢迢,一路騎行,既鍛煉體魄,又領略沿途風景,還能增強自己的社會經(jīng)驗和獨立生活能力。
這當然看上去很美,但單憑千里騎行必須身體素質(zhì)過硬這一點,恐怕就得擼下不少“書生”。再者,有的準大學生可能沒有出過遠門,對“外面的世界”并不熟悉,貿(mào)然“獨行”也許并不明智,更遑論騎行呢。
總之,渴望獨立的精神可嘉,但每個人情況不同,準大學生們開學報到,總應以安全抵達,順利入學為最終目的。即便想要一個不一樣的人生“歷史時刻”,以示留念,也要結(jié)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應為追求一時刺激,置安全不顧。
并非人人都是孫鼎銘,也并非人人都適合這種“特種兵式”千里騎行。對入學報到來說,到達遠比如何到達更為重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出行方式,不盲目追風效仿別人,也是一個人理性成熟的標志。
撰稿 / 新京報評論員 遲道華
編輯 / 劉天紅
校對 / 吳興發(fā)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