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可行性=(家庭情況+個人簡歷)*留學節(jié)點。
首先是家庭情況,這個參數(shù)放在首位是因為家庭情況基本決定了一個人的下限,如果家庭條件過硬,留學非常簡單,有時候遠遠大于個人努力,雖然不是很服氣,但事實卻是如此。
其次是個人簡歷,這個方面不僅僅指的是平時的成績GPA之類的,而是所有跟個人相關的軟實力。包括但不限于工作經驗、競賽經歷、科研論文、個人表達等。
最后是留學節(jié)點,作為公式的一個系數(shù),發(fā)揮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多數(shù)留學人群是讀高等教育,留學讀本科碩士博士。
本科留學難度較大,四年下來花費很多。
碩士留學難度適中,很多都是一年制碩士,時間和費用壓縮到極致,花費透明,有攢錢計劃的家庭基本上都能供應的起。
博士留學,花費是其次,畢業(yè)是難題,所以選擇博士留學的人,一般是國際院校畢業(yè)的碩士。
其實大家考慮的不用特別復雜,如果你學習能力還行,有一定預算,建議直接選擇留學,不用多做考慮!
不少人早就打算出國,但被國外的慘烈疫情勸退。現(xiàn)在國外疫情狀況好了很多,又遇上國內考研國家線大幅度上漲,大家又重新考慮留學了。
1、資金充足留學,資金緊張考研
說幾個常見留學國家的費用,東南亞國家讀碩士要十幾萬,西班牙、法國、德國這樣的歐洲國家讀碩士要20萬,澳洲加拿大要35 萬,英國40萬是差不多的,美國50萬,沒點經濟實力不會選美國。
2、學習能力弱就留學,能力強就考研
我這里說的只是相對而言,并不是指學不明白,甚至不學習也能走留學這條路。而是國內考研壓力真的很大,積極備考一年也可能沒學上,像是新傳、文學這種專業(yè),已經卷到400分調劑了。
3、想快點畢業(yè)就留學,想晚就考研
國內研究生一般需要三年,項目論文都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也有被導師拿捏和延畢風險,而海外大學多為一到二年研究生,歐洲大多數(shù)國家都有一年制碩士。
4、想選擇就留學,想被選擇就考研
國內考研每年12月進行筆試統(tǒng)考,過國家線后來年2月份復試,按照排名擇優(yōu)錄取。因為只能報名一所學校,考研的風險很大,考不上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反之留學的風險就會減小很多,因為我們可以同時申請多個自己心儀的大學,只要有一所錄取你,那你就不會出現(xiàn)沒學可上的情況,如果被多個學校同時錄取,你還有反選擇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