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塵4x/圖)
近日,一道古早辯題“高校奉行績點為王,對學生的成長利大于弊or弊大于利”成了我們辯論隊“試刀”的項目。績點的評判標準會成為大學生身上趨利而不自由的“枷鎖”,還是能讓我們努力改寫命運爭戴“王冠”?這也是大一新生們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其實關于“績點”引發(fā)的討論一直都在,一代代學生更新迭代,從高考的成績競爭卷入到大學的績點排行,類似于“叢林法則”的延續(xù),只不過周遭的灌木不一樣,打破了許多學生對大學的美好幻想。績點和中學時代的成績大體相似,本質上都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這種模式的輪回,很容易引發(fā)新生的反感。但當我和辯論隊友討論這種情況時,有更多的不同觀點:
大學的績點(單純學業(yè))的獲取,和高中分數(shù)的獲得不在同一難度系數(shù)。高考是篩選性考核,而大學績點是及格性的考核,由于性質的不同,少了許多限制??鋸埖卣f,一個初中水平的人,上完復習課,背誦上下點功夫,就很容易拿高分(指一些理論型的專業(yè)考試)。因此,這樣的考核,像是真空機器,幾乎架空了專業(yè)性教育,異化了大學職業(yè)教育的屬性,遴選出的所謂“人才”單從學業(yè)上就要劃上一個巨大的問號,更無論“象牙塔”之外對實踐能力、社交能力、政治素養(yǎng)等多方面的訴求。
當然,不能單從這個維度上討論績點,排除單純學業(yè)考試上的獲取,績點考核還是綜合性的。像是勞動教育、思政修養(yǎng)、軍事理論等公選課,以及績點獲得維度劃分,拓寬了績點體系的邊界。
但是反觀現(xiàn)狀,一些課程天然捆綁“水”的屬性,通常是老師搭臺唱戲,學生自娛自樂,教師給分大度,學生樂樂呵呵,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八n”“水分”的泛濫,傳遞出公選課披著“綜合素養(yǎng)”的外衣,內里是腐朽填充的性質。
再講切割績點獲得的維度,實行的效果卻難如人意,“大家平時表現(xiàn)都很不錯”“平時的作業(yè)完成度都很高”,類似于這樣的話語,成為了搪塞該制度的話術,只要老老實實都能拿到不錯的平時成績。例如我上學期的某個專業(yè)課程,平時分最高30最低28(滿分30)這種微小的分差,單從量的維度,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在績點被吐槽、苛責甚至唾棄之后,高校會想到用“綜測”去彌補這一慘狀。在學業(yè)之外,補充思政、文體、勞動等多維的量化考核,和績點制一起,共同去評估某個學生。更多元的標準,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活動”,一些提高綜測,美其名曰“豐滿自我”的活動。乍一看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實則是在擴大內卷的“戰(zhàn)場”。
例如簡簡單單的獻血。一次我和朋友的交談中,我責怪他:“你這小身板,獻什么血啊,命不要啦?”而他卻答:“獻血可是有加2分思政分呢!”那一天我思考了許久,因為在某種意義上,我也很心動“2”這個數(shù)字。再比如學校有志愿時長和分數(shù)兌換的制度,作為年級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的負責人,放假前收集同學們假期志愿的申報表時,看到其中一名同學填了“100”小時,這個三位數(shù)實在讓我驚訝……
不難發(fā)現(xiàn),當一切比賽、活動、志愿與分數(shù)鏈接,就會很自然地戴上枷鎖,而績點的邊界在哪里?它的擴張是進步還是掠奪?很難去回答,因為它的確實實在在地給我們指明了什么是好的,什么事是應做的。在行為表征上,它確實引導了很多人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但是量化卻也很大程度地削弱了事件本身的意義。
然而,回到我們現(xiàn)實當中,這個制度其實是框定了一個下限,也是一種正向的引導。在十幾年的唯“高考”是瞻的教育后,很多人難以在大學前摸清自己心之所向又明白自己要去往何方。高校的績點制度是高校管理學生的一種方式,能夠給學生更充實的當下生活,去摸索以后的人生。再者,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制度,大學生活會是怎樣?在人很難擺脫的惰性和趨利性的影響下,當既無體系規(guī)則的圈定又少有生活的壓迫時,有“固定收入”的大學生們很難替自己做決定,這時候“躺平”會成為唯一的嗜好和需求。并且,績點制度的背后,是導向問題,我們不會規(guī)定“踩死幾只螞蟻”作為績點給予的標準,績點制度的基石是一個個能力、品質、實踐堆砌而成的,帶有天然正能量的引導。再看社會現(xiàn)狀,應屆生到一個企業(yè)去應聘,績點能夠最直觀地反映一個學生大致的各項指標。
對于大學生來說,績點就是生活重要的規(guī)則。也許在進入社會后有諸如權勢、財力、威望等多元的意義構建,至少在學生階段,分數(shù)是較為公平的價值體系,如果喪失了,那么第一名不會是通過自我爭取取得的,而是繼承的甚至世襲的。
如此,我們必須認可績點體系存在的合理性,那么又如何去剔除它所帶來的片面化、功利化的缺點呢?回到我們的辯題“對學生的成長”便可以找到答案。是勇爭績點,還是跳出體系尋找自我興趣甚至出路,是為了數(shù)字而去行動,還是為了意義和價值而去追尋,選擇權其實一直在我們手里。
(作者為福建大學生)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欄目期待您的來稿。投稿郵箱:nfzmreaders@163.com)
陳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