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地方高校都公布了2022年經費預算,相比部屬高校動輒百億的大手筆,地方高校的財力明顯緊張多了。除了蘇州大學、云南大學、海南大學、北京工業(yè)大學、浙江工業(yè)大學、寧波大學、鄭州大學等少數地方高校外,絕大多數的地方高校,預算都很難超過30億元。
絕大多數省份,在預算分配上,采取的就是“突出關鍵少數、剩下撒胡椒面”的辦法。一般每個省份,都有1到2所重點高校的預算,能超過20億元,然后剩下的基本就是按照規(guī)模大小,從十幾億元到幾億元不等。
目前來看,只有西藏、陜西、甘肅、湖南等地,沒有一所地方高校的預算,能超過15億元。西藏很好理解,因為體量比較小,又多是文科性質的,像西藏大學,在校生也就一萬多點人。
但陜西、甘肅和湖南三省,可就不一樣了。尤其是陜西和湖南,高校眾多,高教水平在國內還算是比較好的。但這經費預算,實在是令人難以理解。
今天以陜西為例,談談地方高校的“窮事”。在陜西,地方高校中預算最多的是西北大學,2022年為13.22億元。作為一所“大區(qū)高校”(以西北、西南、中南這樣命名的高校),西北大學被稱為“最窮211”。就拿和隔壁的西南大學對比,總數還不到對方的三分之一,生均為對方的一半。
在第二輪“雙一流”調整中,西北大學的考古學學科,成為陜西省屬高校中的唯一新增建設學科。有網友評論說,西北大學“吃的是草,擠的是奶”。
再來看下同為省屬高校且為同一類型的高校。一是西南政法大學和西北政法大學,2022年預算總數前者為9.26億元,后者為2.77億元。西北政法預算總數不足西南政法的三分之一,生均預算僅有二分之一。
二是同為“四大郵電”的重慶郵電大學和西安郵電大學。前者2022年預算總數是11.9億元,后者是5.14億元。西郵預算總數不及重郵的二分之一,生均預算約為重郵的60%。
三是同為“八大外語大學”的西安外國語大學和四川外國語大學。前者2022年預算總額為3.7億元,后者為6.25億元,前者為后者的60%,生均預算前者僅有后者的一半左右。
綜上,陜西高校的經費偏少,并不是個案,而且這還是與同在西部的其他高校進行的對比,如果和東部高校進行對比,估計差距還會更加明顯。高校PK很大程度就是經費PK,沒錢講再多的情懷,也留不住人才,請不進來專家,建不起實驗樓?!俺圆輸D奶”很難長久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