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服用藥物提高成績,卻導致藥物上癮?近日,所謂的“聰明藥”走入公眾視野。
據(jù)新京報報道,高中女生田靜成績下滑,媽媽為她找了一種“聰明藥”,據(jù)說能提升她的學習狀態(tài)。在服藥兩個多月、增加服藥量后,田靜在月考中考進了班級前十,但是之后,她出現(xiàn)了“掉發(fā)、徹夜失眠”等癥狀,此后盡管媽媽阻止田靜服藥,但田靜還是服藥上癮。據(jù)醫(yī)生介紹,“聰明藥”已越來越多地被普通人用于非臨床治療。
其實“聰明藥”的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常見商品名包括利他林、專注達等。這的確可以用于改善多動癥等癥狀,畢竟,哌醋甲酯是一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劑,在藥效內,服用者的注意力提升、疲勞感下降。但從專注達等的藥理來分析,如果說用于兒童多動癥的治療是對癥下藥,那普通人沒有病癥而擅自用藥、妄圖達到變聰明的目的,無異于飲鴆止渴。
患有多動癥的孩子由于做事不能專心,學習能力低下,服用專注達確實可以提高專注力,改善控制力,進而提高學習成績,似乎是“讓孩子變得聰明起來”。但哪怕是真正有注意力缺陷的患者,超過12歲也無法開出利他林。這主要是因為哌醋甲酯的藥理與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類似,大劑量服用容易致癮。
當健康的人服用專注達,其功效對人體而言,可以加快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就相當于單純的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短期內,確實給人精力充沛的感覺,在客觀上似乎也能起到提高大腦專注力的作用,給人工作效率隨之提高的錯覺。但時間一久,狐貍尾巴就藏不住了。
中樞神經(jīng)興奮劑之所以能讓人興奮,是通過其釋放的神經(jīng)遞質來實現(xiàn),這些神經(jīng)遞質的出現(xiàn),實際上打破了人體運轉的客觀規(guī)律。而且,這種作用并不會持久,過度興奮之后往往是神經(jīng)的過度抑制,這時候,服用者也無法再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狀態(tài),對身體的各種副作用也開始出現(xiàn)。
如報道里的田靜那樣,在服藥一個多月后,她“開始掉發(fā)、失眠”、“幾乎每一個夜晚都在輾轉反側中度過”……一系列異常開始出現(xiàn)?,F(xiàn)實中,除了學生,也有不少青年服用這種藥物,“他們抱著提升學習、工作效率的初衷”,但最終的結局卻是藥物上癮,服用者甚至出現(xiàn)嚴重的精神問題,工作、學習和生活狀態(tài)都大受影響。
而一旦中斷,身體就會感到劇烈不適,煩躁和不安,直至出現(xiàn)人格幻象,最終心理和神經(jīng)衰竭崩潰。報道里,另一位服用者劉欣欣在斷藥之后,開始出現(xiàn)心慌、煩躁、食欲不振的感覺,“總感覺自己就要猝死了”就是非常明顯的斷藥反應。
如毒品一樣,服用“聰明藥”一旦形成藥物上癮,戒斷之路就是千難萬難。鑒于此,國家層面對“聰明藥”的管理也很嚴格,衛(wèi)生行政部門將其列入第一類精神藥品名單,是嚴格的處方藥,對患者的使用也設置了重重限制。按理說,民眾不應該能接觸此藥,更遑論在電商平臺就能買到。
但是,在巨大的學業(yè)、工作壓力下,“變聰明”、提高工作學習效率對人的誘惑實在太大。不少不法商販正是看到了這一巨大的市場需求,利用國外對該藥相對寬松的監(jiān)管,通過各種“人肉”途徑帶回國內,然后在一些電商平臺上試圖用各種方式蒙混過關,逃避監(jiān)管。
雖然在電商平臺上,不少人為了逃避監(jiān)管,無所不用其極,將藥物隱藏在一些看似無關的商品之后,但是消費者能找到、媒體能查到,就說明有關部門在監(jiān)管層面其實還大有用武之地。這也需要監(jiān)管加強嗅覺敏感性,對“聰明藥”露頭即打。
對那些普通人特別是家長們來說,也該長點心,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成績,靠的終歸是勤奮努力和科學有效的方法,試圖靠“聰明藥”取得質的突破,到頭來很可能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