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您的手機電量僅剩10%,快去充電~
隨著手機的使用越來越頻繁,手機的電量也是一大問題。
很多人在手機電量掉到了50%以下就沒了安全感,只有隨身攜帶充電寶或充電器才會感覺足夠安全。
電子產品的電池都是有使用壽命的,手機剛買的時候電池電量可以維持一整天,但過了三五年,電池的續(xù)航能力似乎沒有那么持久了。
這是怎么一回事?如何正確充電才能使電池更耐用?今天全部說清楚。
如何給手機正確充電?
每次充電都要充到100%?
有的人讓手機時時刻刻都保持“滿電”狀態(tài),以維持足夠安全感的電量。
但讓電池長期處于滿電量或高電量狀態(tài),會加速電池的老化,使電池變得不那么耐用。
所以,在手機充滿電后應該及時拔掉充電器,避免長時間處于高電量狀態(tài),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大部分人的習慣都是晚上睡前給手機充電,但總不能為保護電池,半夜起床拔掉充電器吧?!
一些手機廠商早就考慮到這個問題,為了減緩電池老化,一些手機在夜晚充電時,先是給手機快充到80%的電量,然后轉為涓流充電方式進行“慢充”,再根據(jù)每個用戶早上醒來的習慣,在起床前的兩個小時把手機電池電量從80%充到100%。
這種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電池處于滿電的時間,從而讓電池更耐用。
電量低于20%再開始充電?
但也不是非得等電量少于20%時候才需要充電,鋰離子電池適合多次的少量的充電,比一次性快速充滿更能讓電池長期保持健康狀態(tài),這種充電方式也能增加電池的循環(huán)次數(shù)。
給手機充電時,你會先做以下哪個動作?先將數(shù)據(jù)線插入手機還是先將充電器插入插座?
事實上,這種微小的差異對手機電池壽命至關重要。在揭曉答案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浪涌”。
浪涌,也叫突波,是超出正常工作電壓的瞬間過電壓,發(fā)生在僅僅幾百萬分之一秒時間內的瞬態(tài)劇烈的脈沖。當你開始為手機充電時,把耳朵貼在手機上可能會聽到一些細微的嗡嗡聲,就是浪涌造成的。
但是如果先把數(shù)據(jù)線插在手機上,再插插頭通電的話,瞬間可能會產生較大的浪涌,長期如此則會損壞手機。
按照正確的步驟給手機充電,雖然無法完全消除浪涌,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過大的浪涌直接對手機造成的影響。
同樣,充電后要先拔掉手機。
因為在拔下充電器時,容易產生反向瞬時電流,這也可能會導致電池加速老化、電池壽命縮短等一系列問題。
大多數(shù)人為了圖方便會將充電插頭一直插在插排上,這種習慣可以有效地減少浪涌對手機電池的損傷。同時,如果你使用的是抗浪涌插排以及原裝充電器,那么充電時先插拔哪一端就無所謂了。
鋰離子電池是一種可充電電池,它是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供電的。
像所有化學電池一樣,鋰離子電池也由三個部分組成:正極、負極和電解質。正極或負極是具有類似海綿的物理結構,用來釋放或接收鋰離子。在放電時,鋰離子從負極材料移出至電解液,再像水進入海綿一樣地進入正極材料,這個過程被稱為嵌入。充電的過程則完全相反。
鋰離子電池是便攜式電子設備中最普遍的可充電電池類型之一,具有能量密度高、開路電壓高、輸出功率大、無記憶效應、自放電低、工作溫度范圍寬、充放電速度快等優(yōu)點。
除了消費類電子產品,鋰離子電池還可用于軍事、純電動汽車和航空航天等領域。
所有可充電電池都是消耗品,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電池的性能會有所降低。除了上面提到的在充電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以下幾方面也會影響鋰離子電池的使用:
充電時溫度盡量保持在16℃-22℃之間,當手機等設備長時間處在35℃以上的環(huán)境中時,電池可能發(fā)生永久損壞,不能再為設備長時間供電。
不過也不需要太過擔心,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機在充電過程中,如果電池溫度超出建議的溫度,在電量達到 80% 之后就會限制充電。
同樣,在高溫環(huán)境下長時間存放電池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壞。
而在非常寒冷的環(huán)境下使用手機時,雖然手機電池使用時間也會降低,但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當電池溫度返回正常范圍后,其性能也會隨之恢復正常。
如果含有鋰離子電池的電子設備長期不使用,電池在存放前電量的百分比也是很關鍵的。
長時間不使用電子設備時,不要完全充電或完全放電,設備充電量應保持在50%左右。
在電池電量完全耗盡的狀態(tài)下存放設備,電池可能會陷入深度放電狀態(tài),從而使得電池無法再充電。
相反,如果長時期存放充滿電的設備,電池容量也會發(fā)生部分損失,從而縮短電池使用時間。再次使用長期存放的設備時,它的電池可能會處于電量不足的狀態(tài),需要先用原裝充電器先為其充電 20 分鐘后再使用。
很多智能手機都推出的低電量模式:在手機電量較低時,輕松延長電池使用時間。
低電量模式一般會調低屏幕亮度,優(yōu)化設備性能,并盡可能地減少系統(tǒng)動畫。當你的手機重新充電后,低電量模式也會自動關閉。
本文專家:楊超,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