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決定終止伊朗原油出口豁免導致全球油價刷新年內高點,如NYMEX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在4月23日21時徘徊在66.19附近。一家美國對沖基金經理趙誠(化名)決定加碼一項另類的套利投資策略——沽空印度、土耳其等國家的股票、債券與匯率。
“原因很簡單,美國終止伊朗原油出口豁免導致這些國家不得不從其他地方高價進口原油替代原先的伊朗原油進口,相應的經常項目賬戶收支狀況會變差,形成一個特定的沽空套利投資機會。”4月23日,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說。
目前,這項基于油價走高的沽空套利策略已在印度市場取得不俗的收益。在4月22日市場傳聞美國終止伊朗原油出口豁免令油價大漲約3%期間,印度股市油氣板塊大跌導致孟買Sensex指數跌幅一度超過1%,印度盧比匯率也應聲下跌0.8%,創(chuàng)下3月11日以來的最低點69.8775,印度10年期國債收益率價格下跌令其收益率大漲6個基點,至7.62%。
“印度股債匯三殺,也吸引不少對沖基金開始跟風加倉韓國、土耳其的股債匯空頭頭寸,進一步提升沽空套利業(yè)績。”4月23日,Academy Securities宏觀策略主管Peter Tchir向記者透露。
記者多方了解到,這也讓印度、韓國相關部門再也“坐不住”了——市場傳聞4月23日印度、韓國相關部門正與美國協商,希望美國能延長他們從伊朗進口原油的豁免期限,避免金融市場因此持續(xù)動蕩,從而影響經濟發(fā)展前景。
“其實我們也在密切關注這些國家與美國的協商進展,若美國稍有松口,我們就會迅速撤離這個沽空套利盛宴。”趙誠向記者直言,其實多數對沖基金都知道,這項沽空套利策略未必能持續(xù)很長時間。除了印度、韓國與美國的協商進展,去年9月油價沖高回落導致對沖基金業(yè)績大滑坡的慘痛經歷,讓他們對這次基于高油價的沽空策略變得小心謹慎。
“事實上,對沖基金一面押注美國終結伊朗原油出口豁免會導致全球原油供需關系進一步趨緊,不斷加倉原油期貨多頭頭寸,一面則在悄悄追加原油期貨市場的套利頭寸,因為他們擔心很多原油隱性庫存的突然出現,可能令原油供需關系不如市場預期般趨緊,再次讓他們的買漲原油策略遭遇滑鐵盧。”他指出。
押注印度股債匯三殺
去年11月,美國恢復對伊朗采取禁止原油出口等制裁措施同時,對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qū)、印度、日本、韓國、土耳其、意大利與希臘提供180天的伊朗石油進口豁免權,以便他們擁有更多時間尋找替代石油來源。
“這也讓印度、土耳其在美國決定終止伊朗原油出口豁免后,很快成為對沖基金沽空狙擊的對象。”趙誠指出。究其原因,目前只有中國臺灣地區(qū)、意大利與希臘將伊朗原油進口量減少到零,而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與多元化原油進口渠道,能有效化解高油價帶來的進口成本上漲問題,反而讓印度、土耳其成為了“眾矢之的”。
一位參與沽空印度股市匯市的海外對沖基金交易員4月23日向記者透露,他們內部做過估算,印度遭遇的原油進口成本上漲壓力最高。
一方面源于印度的原油儲量只占全球的0.4%,未來只能進口大量高價原油滿足經濟增長需要,導致印度經常項目賬戶趨于惡化,另一方面與印度股市上漲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印度今年前2個月的工業(yè)生產數據、2月份8個核心基礎設施建設數據以及一季度汽車銷售情況等,均顯示印度經濟增速正出現明顯下滑,令印度股市被“高估”,形成特定的沽空套利獲利機會。
“不過,我們買入印度股市匯市空頭頭寸的資金,不到基金總資產的2%,原因是當前投資印度股市的大量海外資金并沒有撤離跡象,過度押注印度股市匯市大跌,反而會讓自己成為被狙擊的對象。”他向記者坦言。
但這位對沖基金交易員發(fā)現,不少事件驅動型對沖基金的沽空策略則顯得相當激進,由于4月初印度央行降息以應對經濟下滑壓力,加之高油價令印度對外貿易收支狀況進一步惡化,迫使部分海外資金離場避險,因此他們敢于將4%-5%的資產押注印度股債匯下跌。
在Peter Tchir看來,盡管事件驅動型對沖基金來勢洶洶,但它不足以引發(fā)印度金融市場劇烈動蕩,目前全球多數大型投資機構并不認為高油價進口壓力會導致印度出現債券兌付違約風波,也不大會令印度主權信用評級被下調。
“某種程度而言,基于高油價與美國終止伊朗原油出口豁免而沽空印度股債匯,更像是他們短期的炒作行為。”他強調說。
原油“隱性庫存”變數
Peter Tchir認為,對沖基金之所以對印度、土耳其股債匯的沽空套利操作難以持續(xù),另一個原因是他們還擔心“后院起火”——油價再度出現沖高回落走勢。
“去年9月,我們已經吃過一次虧。”趙誠告訴記者。去年9月美國決定恢復對禁止伊朗原油出口制裁時,眾多對沖基金擔心原油供需關系急劇趨緊而紛紛買漲原油期貨套利,一度打算將NYMEX油價推高至80-90美元/桶,但沒想到市場突然傳聞美國對中國大陸等國家和地區(qū)執(zhí)行180天伊朗原油進口豁免,導致NYMEX原油期貨價格跳水跌至48美元/桶附近,令對沖基金損失慘重。
他直言,至今對沖基金對此都心有余悸——他們一方面擔心沙特、阿聯酋等產油國迅速加大原油產量填補原油供需缺口,令油價上漲動能迅速減弱,另一方面他們更害怕一些原油“隱性庫存”趁機“現身”,給予油價意外的打擊。
所謂“隱性庫存”,主要是產油國或大型投行此前悄悄儲備了大量原油現貨,通過租用巨型油輪將這部分原油現貨存儲起來,因此這部分原油庫存便“消失”在官方統(tǒng)計數據之中。但隨著近日油價上漲創(chuàng)年內新高,不排除部分隱性原油庫存重新流入市場賺取較高的價差收益。
“因此我們近日特別關注此前停留在新加坡附近海域的大型油輪正駛往哪些港口,由此判斷多大規(guī)模的隱性庫存可能正被交割,并在多大程度影響當前原油供需關系。”趙誠透露。一旦隱性庫存“釋放”導致原油供需關系不如市場預期般緊張,他們不但會迅速撤離過去兩周所建立的所有原油期貨看漲頭寸,還將迅速對印度股市匯市進行空頭回補離場。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最新數據,也顯示了對沖基金這份“瞻前顧后”的矛盾心態(tài)。
截至4月16日當周,對沖基金為主的資產管理機構持有的NYMEX原油期貨期權凈多頭頭寸較上周驟增2783.7萬桶的同時,相應的套利頭寸(通過多空頭寸鎖定收益)同樣較前一周大幅增加了2246.2萬桶,凸顯對沖基金對油價沖高回落的擔憂。
布魯德曼資產管理公司(Bruderman Asset Management)首席策略師Oliver Pursche直言,目前對沖基金最擔心的事情似乎正在發(fā)生——市場傳聞一艘來自美國的液化石油氣貨船已在4月11日抵達印度東海岸的Ennore港口,此外還有三艘液化石油氣貨船正從美國出發(fā)前往印度。這也是液化石油氣首次出現在這條海上運油航線上。
“若美國向印度出口的低價液化石油氣能有效填補印度無法從伊朗進口原油的缺口,那么現在就是不少對沖基金對印度沽空頭寸清倉自保的時刻了。”他分析說,“甚至不少對沖基金還不得不削減原油期貨多頭頭寸,因為美國原油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加大,會對油價上漲構成極強的制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