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受增值稅率下調影響,國內奢侈品全面降價。當天,“GUCCI降價”的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榜。有網友摸著自己的錢包表示:“我飄了,連GUCCI降價的新聞都敢點開看了。”還有網友評論稱:“你盡管降,買得起算我輸。”
買一個Gucci包可省兩支口紅錢
Gucci中國官網的公告稱,為響應國家增值稅減讓政策,古馳將于2019年4月1日起在銷售渠道調整商品零售價格。本網站顯示的產品價格均已進行相應調整。
在Gucci線下實體店,一名工作人員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目前店內所有商品標的售價還是原價,但在顧客付款時會減去3%左右的增值稅,比如售價2萬元的包比之前少付600元。
“品牌店一年四季都沒有優(yōu)惠打折活動,這次減稅后,入手一個包包還是可以省出兩支口紅錢的。” Gucci的一名員工稱。
此外,法國時裝屋Louis Vuitton也在3月末下調了中國官網產品價格,幅度約為3%。瑞士奢侈珠寶與腕表品牌PIAGET伯爵中國也宣布進行降價調整。歷峰集團旗下品牌萬寶龍也發(fā)布聲明,從4月1日起對旗下在售產品,包括書寫工具、皮具、高端時計等產品系列的價格進行調整,具體產品價格以店鋪及官方網站實際售價為準。
愛馬仕方面也表示,為了適應這次國內國際商業(yè)環(huán)境及稅率的變化,基于整體定價,愛馬仕對部分產品進行調價。“這不能算是優(yōu)惠活動,只是一個政策的調整。”愛馬仕方面稱。
普拉達方面也向中新經緯客戶端確認,普達拉在中國區(qū)的部分產品也進行了線上線下小規(guī)模范圍內的調價。
對于當前這一波奢侈品降價潮,有網友表示:“我差那3%嗎?我差的是那97%!”更有網友吐槽此輪降價是“雞肋式降價”。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姜竹表示,企業(yè)主動減稅降費與增值稅沒有直接的相關性。由于中國是奢侈品市場的主戰(zhàn)場,此次商家配合中國增值稅的調整,實際是抓住減稅降費的噱頭進行營銷。相比較而言,關稅對奢侈品價格的影響更大。
國外買奢侈品比國內更便宜?
有消費者認為,在國外買奢侈品一定比國內便宜。真的是這樣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梳理時發(fā)現,在歐洲市場、美洲市場、亞洲市場、澳洲市場4個主要銷售區(qū),LV同款包在不同銷售市場標價差異巨大,GUCCI同款包在不同銷售市場標價反而不大。
LV經典款TWIST中號手袋為例,在原產國法國官網銷售價格為2780歐元,約合人民幣20924元,在澳大利亞官網銷售價格為5050澳元,約合人民幣24018元,而該款手袋降價后的中國官網銷售價格為28200元,仍比歐元區(qū)貴了7000多元,比澳洲區(qū)貴了4000多元,與韓國相比也貴了近1200元。
此外,在奢侈品原產國買貨也并不見得一定便宜。
如GUCCI經典款Dionysus系列中號手提包在原產國意大利官網銷售價為2590歐元,約合人民幣22000元,而在英國、加拿大、澳洲、中國香港官網的銷售價均低于原產國銷售價,在韓國或中國大陸購買該款手提包價格相差不大。甚至在日本購買此款手提包比中國大陸還要貴300元左右。
在中國,奢侈品作為高級消費品,依據商品類目不同,進口時一般需要交納6.5%-18%的進口關稅以及13%的增值稅,在對貨物普遍征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少數消費品再征收一道消費稅,根據具體稅目收取25%至45%的消費稅,目的是為了調節(jié)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保證國家財政收入。
德勤中國消費品及零售行業(yè)領導合伙人張?zhí)毂鴮χ行陆浘暱蛻舳吮硎?,同一款手袋在不同國家銷售價不同,主要是因為品牌企業(yè)在市場定價策略不同。一般來說,熱銷品牌在中國官網的售價與法國官網的售價相差3800元左右,LV的歐洲市場與中國市場銷售差價在2000-3000元之間,這是市場本身差異決定的。
此外各個國家的關稅政策不同,品牌企業(yè)通過把稅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最終也會影響到實際的銷售價格。
針對此次降價,張?zhí)毂硎?,從奢侈品本身的價位來說,3%的降價只能看做是品牌的推廣活動。奢侈品行業(yè)過去五年銷量連續(xù)下滑,千禧一代(出生于1980-1994年的人群)及Z世代(出生于1995-2009年的人群)更加注重用戶體驗,針對這部分用戶,適當降價能培養(yǎng)更多目標群體,刺激進一步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