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海市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羽絨服監(jiān)督抽查情況。情況顯示,上海市市場監(jiān)管局對黃浦、徐匯、普陀等5個區(qū)域7家商場、35家專賣店銷售的50批次羽絨服進行了監(jiān)督抽查,經檢測,有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12.0%。不合格項目主要是充絨量偏差、含絨量、絨子含量、纖維含量四項。
一是充絨量偏差不合格,有1批次。如上海匯姿百貨有限公司在巴黎春天(淞滬路)銷售的標稱由上海菲姿服飾有限公司生產(或供貨)的“FEIZI菲姿”牌羽絨服(型號規(guī)格:165/88A;貨號:OW952),充絨量偏差實測-10.9%(標準允差應≥-5.0%),與標準要求不符。上海市市場監(jiān)管局指出,充絨量偏差不合格,會降低羽絨服的保暖性,影響消費者的使用感受。
二是含絨量、絨子含量不合格,有1批次。巴羅克(上海)服飾有限公司第二十分公司在K11銷售的標稱由巴羅克(上海)企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生產(或供貨)的“MOUSSY”牌羽絨大衣(型號規(guī)格:160/80A;生產日期或批號:028DA530-5030),含絨量實測62.4%(企業(yè)標稱為80-3.0%),實測值與企業(yè)明示不符;該批次絨子含量實測56.1%(標準值應≥72.0%),也與標準要求不符。含絨量和絨子含量是羽絨服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標。上海市市場監(jiān)管局指出,該指標不合格,會造成羽絨服保暖效果不佳。
三是纖維含量不合格,有4批次。存在的主要問題有:①纖維名稱與產品中所含的纖維不符,②纖維含量偏差超出規(guī)定允差范圍。如上海絲綢集團品牌發(fā)展有限公司張楊路分公司在金橋國際商業(yè)廣場銷售的標稱由上海絲綢集團品牌發(fā)展有限公司生產(或供貨)的“LILY”牌羽絨服11B波01系列(型號規(guī)格:160/84A;生產日期或批號:120440D38281232),面料面層實測為聚酯纖維77.6%、金屬鍍膜纖維22.4%(含非纖維物質),(企業(yè)標稱面料面層為聚酯纖維 50.5±5%、金屬鍍膜纖維49.5±5%(配料除外),實測值與企業(yè)明示不符。上海市市場監(jiān)管局指出,纖維含量是消費者最關注的產品信息,錯標亂標纖維含量,容易誤導消費者。
天眼查顯示,上海絲綢集團品牌發(fā)展有限公司大股東為上海絲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5.27%。上海絲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網站稱,上海絲綢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國蠶絲公司,公司自2000年以來,大力打造女裝品牌LILY,目前已在中國開設700余家店鋪,入駐上海、北京、深圳等國內250個城市,并在俄羅斯、沙特、泰國等海外開設零售店鋪逾60家。
上海市市場監(jiān)管局提醒消費者,在選購羽絨服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看清標識。羽絨服裝上應有廠名、廠址、執(zhí)行標準代號、面料、里料的纖維含量、羽絨的種類以及含絨量、充絨量、洗滌標識、質量等級等。羽絨服的標準規(guī)定,必須明確標注填充物(如灰鴨絨、白鴨絨、灰鵝絨、白鵝絨)、含絨量(如80%)、充絨量(如200g)以及執(zhí)行標準代號GB/T 14272-2011等重要信息。
二、選購羽絨服裝時,應仔細查看羽絨服縫制質量。查看走線是否整齊,是否有細小絨毛鉆出,應不鉆絨,內膽或里料應有防鉆絨性能,如果發(fā)現面料或里料表面有較明顯的毛絲鉆出,使用后就有可能鉆絨,但少量的毛絲從線縫鉆出屬于正?,F象。
三、選購羽絨服裝時,含絨量以70%及以上最佳,含絨量達到70%時,羽絨服裝已經具備了必要的蓬松度和保暖性能。市場上個別標注“含毛量”、“鴨毛含量”90%-70%的羽絨服裝,它的含絨量僅為10%-30%,消費者應防止誤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