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哪位導演像趙寶剛這樣,在從業(yè)近三十年里,每部作品都能引發(fā)社會熱議和觀劇狂潮。與其說對當代生活的真實描摹是趙寶剛作品的風貌,不如說“斗”字是其作品始終貫穿的精神內核,而剛剛收官的《青春斗》通過五位“北漂”女孩在成長道路上的掙扎與反抗,再次將趙寶剛心中的“青春”重新定義。
歷時三年打磨劇本,跨越3個國家、7座城市,花費150個日夜拍攝的《青春斗》并不像過去的作品那樣給趙寶剛帶來一邊倒的贊譽。相反,網(wǎng)絡上對于劇中人設、家庭、情感的質疑空前強烈。對此,趙寶剛在采訪中一一進行了回應,并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講述了《青春斗》背后的創(chuàng)作故事。
青春階段有很多不如意
對趙寶剛導演的采訪,始于《青春斗》中關于丁蘭父母的爭論。劇中,身為哲學系學霸的丁蘭獲得了留學德國的資格,卻在臨出發(fā)前夕,被性格強勢、安于小城生活的母親燒掉了簽證和錄取通知書。“這樣的父母是否太自私?”瞬間成為對談的焦點,而趙寶剛則直接亮出自己的態(tài)度:“你們想過爸媽的感受么?”
趙寶剛直言,《青春斗》沒有太多強行勵志的東西,它只是實實在在地表現(xiàn)了生活,同時暗含著人遭遇困境后的出路探討。劇中,向真就業(yè)受挫且男友突然消失,錢貝貝遭遇事業(yè)型男友不得不放手,丁蘭意圖留學卻被父母阻止,晉小妮遇人不淑情路坎坷,于慧創(chuàng)業(yè)失敗負債累累。
“有人會覺得不真實,她們只是五個普普通通的女孩,有你們各自一點點影子,僅此而已。”趙寶剛坦言自己并沒有講道理,只是希望每個年輕人都能擁有承受苦難的能力。
“過去我們拍青春題材,都愿意把青春階段描繪的非常美好,實際上在青春階段,會有很多不如意的事。這部戲其實就是想真實地表達最普通的一群大學畢業(yè)生,在一個陌生城市闖蕩過程中的喜怒哀樂。”趙寶剛認為,在青年階段談成功過于理想化,他希望看到的是青年人的成長。“我希望通過她們的成長故事,讓青年人明白真正的幸福和快樂是什么。”
除卻對年輕一代的現(xiàn)實觀照,趙寶剛在《青春斗》中還毫無保留地指出了現(xiàn)代年輕人存在的問題——慵懶、享樂,甚至是不自知的“自私”。趙寶剛坦言,劇中的五個女孩皆是“問題青年”,只有正視每個人身上的不完美,才能對癥下藥。“我們就是要展現(xiàn)問題,這是真正的主旋律。”
造星導演成為“寶寶剛”
趙寶剛此次選擇頗具爭議的鄭爽擔綱《青春斗》女主,令不少觀眾感到意外。但趙寶剛直言,鄭爽完全符合向真身上的“那股勁”。
“我之前沒看過她的戲,但我看了她在《演員的誕生》上的表演,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個小女孩挺好。”《青春斗》開播當日,“鄭爽演技”登上了熱搜第一,而趙寶剛則笑言,開拍之初就有一種信念,“她會演的非常好”。
不過,趙寶剛也坦言鄭爽很有“個性”。開拍之初,關于角色及人物的心理轉變,兩人有過不少碰撞與磨合,有時鄭爽會直接告訴他“我們年輕人不這樣,這場戲我沒法演”。 “她特別直接,開始的時候也有一些爭論,彼此都有各自的想法”,但在拍攝初期,兩人已在一遍遍的推敲與磨合中,找到了最契合彼此的節(jié)奏。到了拍攝后半程,從劇情到臺詞,包括現(xiàn)場走位,趙寶剛還會主動與鄭爽溝通想法,“蠻出彩”成為他對兩人合作的最后總結。
趙寶剛導戲向來以嚴格著稱,也正是因為這種嚴格,從他的作品中走出的演員,至今仍活躍在影視圈。但此次拍攝《青春斗》,趙寶剛則成了眾人眼中的“寶寶剛”——“可愛”“沒脾氣”是年輕演員們對他的一致評價。“我和他們確實相處得挺好,沒發(fā)過一次脾氣,還天天給他們做飯。”趙寶剛說道。
趙寶剛夢想仍是“去遠方”
36歲步入導演行當,執(zhí)導過20多部作品、多項大獎在手的趙寶剛,自青春時代起便立下志向,“要拍一輩子青春題材”。如今再憶初心,年少時未能離家闖蕩的遺憾,成為他作品中關于奮斗、關于拼搏的緣起。“我始終有一個夢想,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去闖蕩,最好是讀一個大學,最好能靠自己的能力在那個城市立足,有一席之地。”這些細碎的年少情結,被趙寶剛放諸于《青春斗》的五個女孩身上,在她們的喜怒哀樂中,回味著青春的無限可能。
隨著《青春斗》的熱播,網(wǎng)絡上針對五個女孩的討論愈加熱烈,有人問及“身為50后如何把握現(xiàn)今年輕人的狀態(tài),會否失真或出現(xiàn)代溝”,趙寶剛也絲毫不回避,誠懇地答道“太有可能了”。他直言自己眼界有限,《青春斗》只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邁入花甲之年的門檻,曾經(jīng)的“青春劇教父”也自言難敵歲月。“老了”“到點就沒電”在采訪中被他多次提及,但分毫不減的暮年壯心依然在其心間閃耀,只是在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上,多了幾分寬容和平和,多了更多的正能量。
回溯自己的創(chuàng)作歷程,趙寶剛感慨良多,不變的不僅是他對時代的觀察與記錄,還有他對不停滯思考的堅持,用創(chuàng)作對抗時間與衰老的決心。“我不太想過早地步入老年生活,我還是愿意保持一個年輕的心態(tài),永遠向上。”
采訪最后,他笑著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不太喜歡循規(guī)蹈矩按部就班,“去遠方”依舊是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