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鄭州市林業(yè)局野生動物救護站將今年救護的共計11個品種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紅隼、紅角梟以及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白鷺、夜鷺、斑鳩等共53只野生鳥兒在新鄭市具茨山紅豆杉生態(tài)農林開發(fā)種植場放飛,這是今年救護站進行的第三批放飛行動。其中有38只鳥兒安裝了環(huán)志,環(huán)志上的號碼就是鳥兒的“身份證號碼”。
放飛53只,其中38只帶有“身份證”
7月13日上午10時,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副主任張光宇帶領救護科三名工作人員趕到了鄭州市林業(yè)局野生動物救護站隔離房,與救護站董朝偉站長一道對即將放飛的鳥兒進行了全面的科學評估,并對一部分鳥兒進行了身高、羽長、尾長、嘴長、體重等數據的采集和登記。隨后,在鳥兒的腿部安裝了環(huán)志。
下午14時許,車隊來到了新鄭市具茨山,在具茨山山頂,大家將10個救護籠子一一搬下車,董朝偉站長再次對這些即將放飛的鳥兒進行了全面檢查。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科的工作人員則再為幾只斑鳩安裝了環(huán)志,其中21只紅隼全部安裝了環(huán)志,其余的有白鷺、斑鳩等,安裝總數達到了38個。
救護中心副主任張光宇稱,由于此次放飛的鳥兒體型小,不便于佩戴GPS衛(wèi)星跟蹤器而采取安裝環(huán)志。
“這些環(huán)志由國家環(huán)志中心提供,號碼具有唯一性,就像人的身份證號碼一樣。當放飛的鳥兒在別的地方發(fā)現甚至被救護時,就可以知道它的飛行路線,生活習性等信息,有利于科學研究。”張光宇稱。
不同各類分開放飛,上半年共救護動物431只(頭)
考慮到紅隼有可能捕捉放飛的斑鳩,大家決定將分開放飛:在山頂放飛猛禽紅隼、紅角梟,而涉禽類的白鷺、夜鷺則選擇在池塘邊放飛,斑鳩、鵪鶉等鳴禽則在半山腰放飛。
當工作人員將裝有紅隼的六個救護籠一一打開時,有的紅隼從籠子沖出來,煽動翅膀飛向空中,而有的紅隼則站在籠口,先是探出頭,看看外邊,顯得有點膽怯,隨后又轉身回到籠子,任憑大家驅趕,就是不出來。工作人員只好將它們從籠子里倒出,可當它們落在地上時完全變了,張開翅膀飛向空中。幾只紅隼還在半空中來回盤旋,像是依依不舍與大家告別一般。
放完猛禽后,大家又來到一個池塘邊,將兩只白鷺放飛,這兩只白鷺一到池塘里便開始捕魚。
鄭州市林業(yè)局新鄭市野生動物救護分站站長陳彥恒稱,該池塘有魚有蝦和水生昆蟲,便于白鷺白鷺捕食,而高高的蘆葦則便于白鷺躲避天敵。
夜鷺、鵪鶉、黑水雞隨后也被放飛。
鄭州市林業(yè)局野生動物救護董朝偉稱,之所以再次選擇在具茨山放飛,是因為這里山高林密,植被茂盛,食物充足,數百畝紅豆杉已經長勢良好,其果子紅豆也能為鳥兒提高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山上還有溪水和數十種野果,還有就是人煙稀少。
“今年1月1日到”6月30日上半年,我站一共救護了431只(頭)野生動物,絕大部分都是野生鳥類,在3月3日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共放飛了13個品種共72只、在4月22日的河南省愛鳥周共放飛了14個品種49只,加上此次第三批放飛的53只,一共放飛了174只,剩下的待具備放飛條件時再放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救護了大量的紅隼雛鳥,它們被市民發(fā)現并被救護時還是毛茸茸的小家伙。經過救護站工作人員的精心喂養(yǎng),幾乎都成活下來了,已經全部放飛野外。紅隼大量出現在市區(qū),說明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廣大市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意識大大增強。這些紅隼選擇高壓線塔,更多的則在居民樓樓頂、屋檐筑巢,生息繁衍,與人類和諧相處,畫面非常溫馨。”董朝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