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教育公司的三季報正在陸續(xù)出爐,截至12月2日,已有16家發(fā)布三季報。北京商報記者梳理后發(fā)現,仍有不少教培機構尚未走出陰影,財報表現不佳,而在某些細分領域,如成人公考培訓等,受到政策、市場變化的影響較大,機構的盈利表現不俗。除此之外,更多的機構正在嘗試收窄虧損,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作為預付費行業(yè),現金流對教培機構來說至關重要,在近一年的起落和狂飆突進之后,“燒錢”營銷雖仍是主流,但也存隱憂,加強自身的“造血”能力才是教培機構保持生命力的關鍵。
跨賽道轉型:難逃虧損
北京商報記者經過不完全統(tǒng)計發(fā)現,在已經公布財報的教育企業(yè)中,有近半數的機構仍然處于虧損或利潤同比下跌的狀態(tài)。
其中,轉型大語文賽道的豆神教育在2020年前三季度出現了營收、凈利潤雙下滑現象。凈利潤下滑幅度達到257.09%,由盈轉虧。而單從三季度的業(yè)績表現來看,豆神教育的營收同比增長39.74%至5.9億元,但凈利潤僅為121.62萬元,同比下降94.03%。營收增長但利潤下跌嚴重。此外,豆神教育在前三季度的報名學生人數超過22萬,同比漲幅超七成。
在學員增幅穩(wěn)定、單季營收上漲的前提下,豆神教育仍處在虧損狀態(tài)。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8月,豆神教育剛剛由“立思辰”完成更名,并在今年上半年承接了明兮大語文的學生、老師和課程。其進軍大語文賽道和教育市場的決心可見一斑。
另一家擬更名為“開元教育”的上市公司開元股份也在披露的財報中出現了營收、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的情況。據其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44.5%至6.7億元,凈利潤下滑幅度達465.79%,轉盈為虧。據了解,開元股份原為職業(yè)教育與儀器儀表制造業(yè)雙主業(yè)的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已經實現了職業(yè)教育營收占公司營收的100%。
12月2日,科斯伍德也發(fā)布公告稱將公司名稱變更為“科德教育”,并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的愿景是做中國學生升學與新職教綜合服務商。由此可見,在利好政策和教育市場快速發(fā)展的當下,多家公司都瞄準了教育賽道并積極轉型,但轉型之后的業(yè)績表現尚未取得一定突破。此外,一些活躍在A股市場的教育公司也在三季度表現平平,其中,紫光學大、昂立教育、凱文教育均出現了營收下降的情況。
牛牛金融研究總監(jiān)劉迪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大多數披露財報的教育公司給出業(yè)績表現不佳的原因為,疫情對線下培訓業(yè)務帶來較大沖擊。另外,也有部分線下轉型線上的公司因為流量采購等銷售費用方面的支出、設備等相關資產的折舊攤銷對業(yè)績產生影響”。
在線賽道:“燒錢”突圍
2020年加速了在線教育的蓬勃發(fā)展,如何用快速的業(yè)務轉換去跟上市場的需求與變化,各家在線教育機構紛紛在暑期進行了大量的營銷投放。投放之后獲客情況如何?從三季度財報表現來看,截至2020年9月30日,網易有道、跟誰學、51Talk、流利說的三季度營收分別為8.96億元、19.66億元、5.39億元和2.39億元。其中,網易有道、跟誰學和51Talk的同比增幅分別為159%、252.9%和31.8%,流利說則同比下降8.6%。
盡管營收實現了增長,但在盈利表現上,多家在線教育機構仍未實現盈利。其中流利說報虧7060萬元,同比收窄67%。51Talk則實現了扭虧為盈,三季度凈利潤為3160萬元。
上市教育公司只增營收不增利潤的背后,是各家機構在營銷和銷售上的大筆投入。財報數據顯示,跟誰學、網易有道及51Talk在三季度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0.56億元、11.48億元和2.83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14%、128%、52%。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報告期內含暑期這一營銷節(jié)點,而暑期正是各在線教育公司“燒錢”營銷的發(fā)力階段。中關村教育投資管理合伙人于進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營銷占比的角度來看,機構的營銷費用占比一旦超過50%,對機構來說壓力就比較大了,機構們急于開拓市場,會在這方面加大投入”。
此外,于進勇也進一步指出,在今年的教培市場上,大家都在奮力發(fā)展線上教育。“如果從長遠角度來看,機構真的能扎下根來,不排除現在的虧損也可以成為戰(zhàn)略性虧損,為未來的收益打下鋪墊。”
在多鯨資本合伙人葛文偉看來,互聯(lián)網在線教育公司用營銷來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并逐步實現修正利益是有可能實現的。但目前還看不出來這場流量戰(zhàn)什么時候才能結束。“現在的轉化和續(xù)費率還是在很低的水平,各家不會停下。”
成人考培:風口漸顯
隨著機構轉型、營銷不斷發(fā)力成為教培行業(yè)常態(tài),受到政策、用戶需求多方利好的成人考培領域風口漸顯。從三季度業(yè)績表現來看,主打成人考培業(yè)務的中公教育表現不俗。報告期內,中公教育實現總營業(yè)收入46.31億元,同比增長83.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54億元,同比增長233.58%。
“從現在的經濟形勢和政策的角度來看,對中公這樣的機構來說是利好的。同時,利好周期會隨著經濟的波動而變化,如果經濟形勢能快速反彈回到繁榮狀態(tài),它們的數據可能會下降,但也只是回歸正常。我預估在2-3年的時間里,這類機構的業(yè)績表現都會比較不錯。”于進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回歸到教育行業(yè)整體,身處預付費行業(yè)的教培機構,現金流在公司運營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劉迪寰認為,當前形勢下,機構想加強自身造血能力,需要兩種策略。“首先是做加法,線上與線下教育的融合是大勢所趨,不僅能抵御風險,也是疫情后家長對線上教育較為認同產生的機會。不過,如何做到差異化,如何解決優(yōu)秀師資能力不足的痛點,線上與線下如何真正實現‘教、學、練、測、評’的閉環(huán),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等等問題需要解決;其次是做減法,堅定砍掉長尾業(yè)務,剝離可變現的非核心資產、虧損業(yè)務,從本質上讓公司現金流好轉,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融資成本的發(fā)生,另一方面,足夠的現金儲備也給了公司足夠的進退空間。”(程銘劼 趙博宇)